本报讯 “我们镇既然是全市农村精神文明‘十个一’工程的首创之地,就应该走前列、做表率、当先锋、打头阵。”
仁怀市茅坝镇党委书记肖鹏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直奔主题。
据了解,2018年8月,
仁怀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汪能科在该镇调研时,与镇党政班子一道分析了当前农村精神文明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。如何从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,认真统筹好物质扶贫、精神扶智和扶志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。在此基础上,以
仁怀市委、市政府的层面提出了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的院坝、改造一间卫生清洁的厨房和厕所、建立一个规范民主的村规民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“十个一”工程。
茅坝镇作为
仁怀市确定打造的“十个一”工程示范点,如何确保这一工程得到有效的实施?该镇举全镇之力、聚全镇之智,将精神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同步推进,发动全镇干部进村入户,进行农村精神层面问题的精准识别、精准施政、精准脱贫。
抓问题识别是关键,对此,该镇将“十个一”的内容进行逐项检查识别,列出清单,分类筛选出具体对象。对于物质方面的内容相对容易识别和划分,而在精神方面的则从动力不足、公德不讲、家风不纯、荣辱不分、卫生不理、低俗迷信、盲目攀比、固执守旧等方面进行识别。
“问题得到识别之后,镇党委、政府及时开展分类管理、分类施策和按需帮扶。其重点是硬件捆绑投、规矩大家定、组织大家学、先进集体评。”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李正飞说。
据悉,截至目前,该镇实施的农村精神文明“十个一”工程,已经改造硬化院坝722块,近8万平方米,改造客厅1013间、厨房1770间、猪圈841间、厕所1326间,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。
除此之外,该镇还制定和修订了87个村规民约,覆盖13个村(社区)99个村民组;悬挂家风家训牌700余块,开展妇女操持家务培训课66次,创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15个,开展讲习活动180场次,文明家庭评比26次,评出卫生文明家庭78户,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8个,开展各类技能培训6136次。